三阳发热而呕,俱用小柴胡汤。少阴下利干呕,姜附汤,主下利也。
拘急者,手足不能自如,屈伸不便,如蜷卧恶风之貌。观古人发表之药多温,攻里之药多寒,则知阴阳虚实之意微,非只于汗下设矣,所以太阳属膀胱寒水,非发汗不能愈,亦有桂枝、麻黄以助阳祛邪。
老妇人伤寒,无表证,其热胜者,水二钟,姜一片,枣二枚,槌法,入生艾汁三匙,煎之温服。热病目不明,谓神水已竭,不能照物,病已笃矣,惟宜急下,根据本方。
人之气血,即为后天。脉来沉数有力,正宜承气汤下之,泄去胃中实热燥屎而愈也。
而风家亦有眩者,风主运动故也。胀满脉浮,桂枝汤。
若见弦数,是少阳经脉也,主邪在半表半里,宜和解。 者,先太阳中风,重感寒湿所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