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内经》谓阳明虚则宗筋驰。把人治死尚不觉悟,亦由其学识之未到也。
若真阴虚者,其人元气虚极,不能化生阴液,多系久病,方能致此,十中罕有一生。论外因,则有风、寒、暑、湿、燥、火,与夫痘、麻、癍诊发泄漏之异。
脉浮大者,不可下。况一切祛风化谈之品,皆是耗散元气之斤,未有不立增其病者。
好色过度,精未化者,血淋之源也。紧寒、滑痰之脉,而病现身疼,发热畏寒,与吐痰不体之类,始可言寒邪痰湿也。
此皆后人不识阴阳盈虚之妙,故有如此之说也。钦安指出大法,惟有甘温固元,是姜、附、草,不是参,芪、术,学者不可不知也。
不得概谓皆由外致也。兹杀青告成,分校及门,因附言于殿。